网瘾孩子只为找到一个家

 通常意义上的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习惯性的沉浸在网络空间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进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网络成瘾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上网的时间比原来设定的时间要长,每次想要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最终却以失败者告终。他们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远远不如关注虚拟的网络世界。长时间连续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他们对外界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把与别人的交往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个性缺陷。一旦离开网络,就会表现出消极和不良的生理反应。
       青少年上网成瘾、沉迷游戏并不仅仅是他自身的原因,其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意很重要。家庭坏境、应试教育机制和网络游戏开发企业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青少年本身社会经验不足,没有足够的辨别和自控能力,面对着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稍不留神就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当然,戒除网瘾并不等于戒除网络,在现代信息社会,与网络安全隔绝的孩子会被时代抛弃。因此,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不能依靠隔离孩子来戒除网瘾,而是应该因势利导,找到一个既能让孩子受益于网络,又能避免长时间沉迷其中的解决之道。

       当我有一天走进了虚拟的世界,我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放向。当别人给我带来关爱的时候,我却把他当做了一世的仇人。在魔幻的虚拟世界里,封闭了自我,我没有了生命的色彩。
       这是网络上流传的一首戒网瘾的歌——《网梦之歌》其中的一段,它描述了网瘾者的内心的迷茫和自责。
       当初,科学家们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估计也不曾预料到网络成瘾会成为一个心理学问题。据信息产业部统计,仅仅我国的网瘾少年便超过了600万,而我国首次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瘾比例已达到13.2%。另外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对于网瘾,家长和老师都深恶痛绝,视之为洪水野兽。从本质上说,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
    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虚拟世界只是对现实世界的逼真模拟,这种模拟超越了现实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乎无所不能。根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人们具有生理、安全、交友、自尊、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由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有较高层次的需求有待满足。大部分家长认为,只要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就足够了,而忽视了孩子们还有着其他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患上网瘾的孩子,通常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其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虚拟世界里得到满足。
    比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都处于匿名状态,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管道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响就越大、回应就越热烈,在这个世界里,许多孩子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与现实世界相比较,这种满足是低成本的。
    在网络世界里,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很多人不限时空的进行交流。在现实社会中性格比较内向、生活缺少关爱的孩子,深感孤独和无聊,在网上却可以很容易的交到很多朋友,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充分满足其交友和自尊的需要。如果遇到困难,还会有很多人献计献策,使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温暖。
    很多孩子因为学校成绩不好,经常遭到家长的斥责、老师和同学的轻视。而在他们在网络游戏中,却可以很容易就成为“盖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因此,上网打游戏,不断“练功升级”,就成为他们找回自尊的快捷途径。
    网瘾问题的根本,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网瘾问题表面上来自虚拟世界,其根源却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趋利避害、寻求快乐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在这种意义上,患上网瘾的孩子只不过是为了到虚拟世界里去寻找现实生活中难得到的温暖与重视。